兵败如山倒,哪吒汽车将何去何从?

哪吒汽车至暗时刻:从新势力销冠到破产重整的生死60天

2025年6月11日,上海虹桥商务区的一栋办公楼前,数十名哪吒汽车员工围堵CEO方运舟讨薪的视频在社交媒体刷屏。员工们手持“还我血汗钱”的标语,控诉公司拖欠工资数月、社保断缴,而方运舟一句“走法律程序”的冷淡回应,彻底点燃了公众情绪。更戏剧性的是,次日(6月12日)哪吒汽车新总部即被物业强制退租,全员被迫居家办公,门禁失效——这家曾年销15万辆的“新势力销冠”彻底停摆。四十八小时后,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公告受理合众新能源(哪吒母公司)破产重整,标志着其进入司法倒计时。

哪吒汽车

一、崩塌进行时:半个月内的致命连环爆雷

破产司法程序启动:6月13日,法院正式受理破产重整申请,指定浙江子城律师事务所为管理人。此前5月13日,上海禹形广告公司以拖欠531万元广告费为由申请破产审查,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法院执行时更发现其账户现金仅剩454元,连215万元欠税都无力支付。

员工生计崩盘:欠薪总额达4亿元,涉及超3000名员工,人均被欠10万元。在职员工薪资减半、公积金停缴,部分仅发2690元“留守费”。三次集体讨薪未果后,桐乡工厂焊工在失业证明背面写下“女儿补习费拖欠两学期,愿以厂服抵薪”,道尽底层绝望。

供应链全面断裂:拖欠供应商货款超60亿元,宁德时代、博世等核心伙伴终止合作。134家供应商被迫签署“20亿债转股”协议,却被业内讥为“废纸合同”——70%债权转为股权后需锁仓三年。20余家经销商聚集桐乡工厂维权,控诉“打款千万却收不到车,银行追债、客户起诉”。

车主沦为“数字难民”:全国4S店73%停摆,43万车主陷入“车机断联、维修无门”困境。5月初爆发“断网危机”:APP瘫痪导致远程控车失效、导航数据停滞、蓝牙钥匙失灵。杭州车主因断网被困地下车库,最终冒险从后备厢逃生;义乌车主因当地6家门店退网,故障车停放三周无配件可换。车主自发组建“自救群”,通过二手配件地图、民间维修指南维系基础使用。

二、溃败根源:战略失焦、资金枯竭与管理失控的三重绞杀

1. 战略摇摆:低端路径依赖与高端化幻灭

低价冲量反噬盈利:早期凭借哪吒V(5.99万元)等车型主攻网约车和下沉市场,2022年以15.2万辆登顶销冠。但低价策略导致毛利率长期为负,三年累计亏损183亿元,相当于每卖一辆车亏8万元。

高端化豪赌溃败:2023年仓促推出售价20-30万元的哪吒S和GT,试图品牌升级。但因技术力不足、品牌认知薄弱,哪吒S月销不足千辆,GT车型昙花一现。最终陷入“低端不盈利、高端无份额”的死局,2024年销量腰斩至6.45万辆,2025年1月仅售110辆,同比暴跌97.76%。

2. 资金链彻底断裂:融资断档与“毒药式”自救

E轮融资流产:计划募资40亿-45亿元,领投方要求“化解30亿债务”才肯注资。3月债转股仅达成20亿,缺口超10亿导致融资流产。

海外“孤岛”难救主:泰国子公司获100亿泰铢(约21.5亿元)授信,计划7月启动哪吒X本地化生产。但5月海外总裁周江及团队高管离职,东南亚售后中断,泰国战略沦为泡影。

3. 技术与管理双短板

智能化全面掉队:研发费用率仅5.2%(行业平均12%),专利申报连续8个月为零。当竞品普及城市NOA时,哪吒仅一款车型搭载激光雷达,无图智驾完全缺失。

治理结构失控:创始人方运舟与原CEO张勇战略分歧公开化(技术派vs销量派),国资股东合计持股超35%却决策低效,承诺的50亿元输血迟迟未到位。2024年周鸿祎曾在直播中怒斥张勇:“你什么都不明白!能不能学学雷军?”。

三、行业警示:哪吒式困局绝非孤例

哪吒的崩塌揭示新能源淘汰赛进入深水区:

“低价冲量-资本续命-技术掉队-资金断裂”的死亡循环正在复制。2024年威马、高合、极越等超10家新势力退场,印证缺乏技术护城河与现金流的企业终将出局。

过度依赖B端市场(网约车、租赁)埋下信任雷暴。当特斯拉Model 3降至22万元、比亚迪海鸥杀入5万元区间,B端依赖型企业抗风险能力急剧弱化。

智能汽车“全生命周期服务”承诺成空谈。车企取消实体按键、机械门把手,将基础功能云端化,却未建立容灾备份体系。一旦服务器崩溃或企业停摆,车辆即沦为“电子砖块”。

终局猜想:重整或清算,40万车主权益何去何从?

目前两条路径尚存理论可能:

1)重整求生:若引入战投并剥离非核心资产,或可恢复部分产能。但需解决60亿债务、重建供应链、赎回车主信任,难度堪比登天。

2)清算退场:国资股东主导资产分割,泰国工厂或被收购,国内售后“转包”第三方。但车主权益保障恐成无解难题——南宁车主发现官方网点招牌已换,质保形同虚设;更有人收到第三方短信,疑为厂家贩卖用户隐私“转包”售后。

结语:狂飙时代的残酷注脚

从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的壮志,到账户仅剩454元的绝境,哪吒汽车的坠落仅用了三年。其兴衰印证了新能源竞争已从资本蛮荒转向技术、效率、现金流的铁三角博弈。当桐乡工厂的维权横幅在雨水中晕染,当泰国团队的越洋讨薪邮件石沉大海,这场崩塌中最刺痛的,不仅是228亿融资灰飞烟灭,更是40万车主沦为“技术弃民”、3000员工生计无着的现实之殇。

一位哪吒S车主在论坛留言:“曾经向20个朋友推荐哪吒,如今成了最大的笑话。”

而笑话背后,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淘汰赛,才刚刚吹响终局的哨音。

返回顶部
跳到底部

Copyright ©2024 本站由 yyl 版权所有,站长QQ303154759.陕ICP备2025065034号,本站部分内容为转载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open开发